时间:2022-07-22
2022年6月7日至10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指导并作出系列重要指示,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。特别是明确要求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,坚决克服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,做好就业、社会保障、贫困群众帮扶等方面的工作,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,保持经济稳定发展,努力完成今年既定目标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,扎实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,推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,现提出如下意见。
一、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
1.充分认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重大意义。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的关键之年,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。在外部环境风高浪急、疫情形势复杂多变、宏观经济承压加大的背景下,经过全省上下艰苦努力,上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,同时经济运行遭受超预期冲击,稳定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。扎实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,推动实现全年目标任务,是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,是为全国稳定经济大盘多作贡献的应有担当,是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务实行动。全省上下必须将其作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,抓住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阶段和政策窗口期,全力以赴拼经济、搞建设,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、体现在发展实效上。
2.切实增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决心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,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根本保证。中央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,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,稳增长政策效应正加快显现。四川市场空间广阔、内需潜力巨大,资源禀赋优越、产业门类齐全,经济发展具有较强韧性,当前部分先行指标保持较快增长,经济企稳向好、恢复回升的积极因素逐步累积,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,一批重大项目在川实施,带来大量投资和政策红利,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形成。我省疫情防控体系日益完善,也为稳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全省上下必须坚持用全面、辩证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经济形势,增强机遇意识和进取精神,坚定必胜信心,保持决战姿态,以“拼”的精神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,奋力冲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。
3.牢牢把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,全面落实党中央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重要要求,按照“讲政治、抓发展、惠民生、保安全”的工作总思路,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,促进工业多拉快跑、农业稳产增收、服务业复苏提速,推动投资快速增长、消费加快回补、进出口扩量增效,巩固经济恢复基础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力争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左右;千方百计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,以项目为抓手组织经济工作,更好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;千方百计办好民生实事,全力实现重点群体充分就业、城乡居民稳定增收、重要民生物资稳价保供;千方百计确保社会大局稳定,坚决守住疫情防线、安全底线和生态红线,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。
二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
4.扎紧扎牢疫情输入防线。坚持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总策略和“动态清零”总方针,压实疫情防控“四方责任”,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。严格落实口岸“人货分离、分段运输、封闭管理”防控措施,筑牢境外疫情输入“人、物、环境”同防的坚实屏障,严防境外航班疫情风险外溢。抓实抓细“入川即检”工作,强化疫情风险地区来(返)川人员属地管控。严把输入关、发现关、防护关,做好旅游景区、重点公共场所等疫情防控,加快适宜人群疫苗接种进度。织密城市社区防控网络,重视并抓好农村防疫工作。建立“以快制快、日清日结”工作机制,果断高效处置突发疫情。
5.加强防控处置能力建设。全面对照国家最新要求查漏项补短板,推动防疫力量资源向早发现、早收治、早隔离倾斜。加强公共检测实验室、城市检测基地、移动实验室建设,在设区的市主城区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“采样圈”。增强隔离收治能力,抓紧备齐集中隔离点、方舱隔离点、定点医院、方舱医院。构建平急结合的医疗救治体系,切实保障群众正常就医需求。做好应对大规模疫情的力量储备和物资保障,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仓储、分拣、加工、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。
6.因时因势优化防控策略。严格落实最新版防控方案,加强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管控,防止疫情防控层层加码,防止简单化、“一刀切”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。全面推广“防疫泡泡”闭环管理模式,“一园一策”“一企一策”做好闭环生产预案制定、物资储备等工作,避免疫情期间大范围停工停产。安全有序放开会展、旅游等活动,提前谋划中秋节、国庆节等重要时段和成都世乒赛等重要赛会期间社会面防控举措。加强防疫政策宣传和健康科普教育,更好凝聚社会共识、形成防控合力。
7.完善防疫通行管控措施。落实部省站三级调度、路警联动、区域协调的保通保畅工作机制,全力保障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。做好“即采即检即走即追”闭环管理,保障货运车辆通行顺畅。加强路网监测调度,确保主干线畅通。统筹协调省外港口和航道船闸,保持对外水路运输通道畅通。健全入境物品管控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,提升运转通行效率。
三、想方设法稳定经济增长
8.全力稳住市场主体。把稳市场主体作为重中之重来抓,分类施策、救拉并举、支持自救,深入开展助企惠企活动。对中小微企业,重点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专项行动,在落实退税减税降费、政府采购、房租补贴、社保费缓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,全力稳定生产经营。探索开展“个转企”便利化改革。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重点企业,坚持“一企一策”,加大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支持、延期还本付息力度,助力企业稳定生产、拓展市场。对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产品有市场、项目有前景、技术有竞争力的企业,实施“点对点”服务,帮助渡过难关。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,更好发挥商(协)会在政策宣传、行业互助、畅通循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一视同仁支持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、外资企业纾困和发展。
9.积极扩大有效投资。把抓项目、促投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,推动规划项目早启动、签约项目早落地、新建项目早开工、在建项目早建成、竣工项目早投产,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。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,畅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,加快推进土地报批、环评能评办理进度。全面实施重大项目分级协调机制,创新项目投融资方式,统筹用好专项建设基金等融资方式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,解决好项目资金难题。实施专项债券引导工程,加大专项债券项目推进力度,加快资金拨付使用进度,做好专项债券与信贷资金有效衔接。精准对接国家政策投向,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和筛选工作,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“总盘子”。加大项目招引力度,持续开展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专项行动,突出抓好制造业招商引资“百日攻坚”行动。发挥国资国企投资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的作用,降低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准入门槛,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,加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审批入库落地。
10.加快消费回暖提振。把促进消费恢复回升作为当务之急,全面清理抑制消费的政策措施,针对重点行业出台新的刺激政策,加快推动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。加大消费促进力度,积极开展“天府里·悦生活”“味美四川”川派餐饮和“川货电商节”等线上线下促销活动,举办首届中国(四川)国际熊猫消费节,探索在省外建设四川特色名优产品展示展销中心,支持各地办好区域特色展会。拓展重点领域、重点产品消费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撬动作用大的领域发放消费券,着力提振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。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,实施消费新场景培育计划,发展乡村“微度假”和城市“夜经济”。加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力度,充分挖掘城乡消费潜力。筹备召开全省消费促进大会。
11.促进服务业加快复苏。抢抓暑期、国庆节等旅游黄金期推进文旅市场加快恢复,开展“川渝一家亲——景区惠民游”“剧美天府”优秀剧目展演季等活动,筹备召开2022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、第八届中国(四川)国际旅游投资大会。加大餐饮、零售、旅游、公路水路铁路运输、民航等困难行业纾困力度,扩大“服保贷”资金池和政策覆盖面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,持续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强县建设,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。推动服务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,提升产业整体附加值。加快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,支持办好第五届世界川菜大会。深入推进“双千升规”行动,加快出台服务业企业“个转企”“小升规”政策激励措施。
12.推动工业稳定增长。突出工业经济对稳增长的“压舱石”作用,从产销两端双向发力,逐行业、逐市(州)、逐企业加强运行调度,力促重点地区和行业稳产增产、扩能增效,推动低增长地区和下滑行业迎头赶上、企稳回升。积极培育新增长点,聚焦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新材料等领域,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,加快部署5G、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,争取国家新一批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,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,支持发展疫苗、防护设备、医疗器械等防疫相关产业,抢占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服务型制造、核医药、预制菜等产业新赛道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,落实国家“东数西算”部署,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。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行动,促进轻工纺织、食品饮料、能源化工、冶金建材等产业稳定增长。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,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。发挥国家级和省级新区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稳增长中的引擎作用,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扩区调位,增强产业承载能力。依托“天府云销”平台开展供需对接活动,拓展“四川造”产品市场。完善“贡嘎培优”企业和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培育机制,强化“小升规”精准服务。
13.打通产业循环堵点。着眼增强产业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,深入开展强链补链专项行动,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创新,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。推动建立省际互认互通的保供体系,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,“一对一”解决汽车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受阻问题。健全分级分类、动态管理的“白名单”制度,保障工业园区平稳运行和企业稳定生产。推动建立动力电池、晶硅光伏、新型显示等产业供销衔接和断链断供预警机制,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多元化采购联盟。
14.拓展外贸外资和开放合作空间。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、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,开展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,支持外贸外资龙头企业稳产达产增产,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增资和落地奖励政策。聚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开展经贸合作对接活动,务实推进“外贸进口年”行动,实施千户外贸企业培育工程,加快发展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贸易、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,大力开拓国际市场。推动中欧班列(成渝)稳定运行,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的货源组织范围,保持国际货运物流畅通。开展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,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等基地,办好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、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等展会。统筹推进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,加强与重庆等周边省份和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等重点地区合作。
15.夯实农业发展基础。着眼保障粮食安全,启动实施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建设行动。狠抓扩面增产,完成粮食产量、大豆扩种等目标任务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严格管控“非粮化”。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,开工米市水库、三坝水库,力争提早开工引大济岷工程,大力推进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项目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“百日会战”,保质保量完成全年新建任务。持续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行动。加大生猪稳产稳价调控力度,守住能繁母猪存栏底线。建成一批现代农业园区。办好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四川农业博览会。
16.持续增强创新动能。加快西部(成都)科学城、中国(绵阳)科技城建设。推进天府绛溪实验室、天府锦城实验室和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,加快实施航空与燃机、工业软件及信息安全、生命健康、生物育种和川猪等重大科技专项。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。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、“瞪羚”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,建设一批中试熟化和产业服务平台,在电子信息、氢能、动力电池等领域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。扩大“天府科创贷”规模,实施科技成果转化“聚源兴川”行动,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。
17.多措并举稳定就业。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,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,充分挖掘岗位资源,支持企业稳岗增岗,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鼓励创新创业。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,引导其以平实之心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,加大国有企事业单位、基层服务项目等招聘力度。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,把脱贫家庭、低保家庭、零就业家庭及有残疾的、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,实施精准就业帮扶。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,加大组织化劳务输出力度,大力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,通过以工代赈增加就地就近就业岗位。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,促进灵活就业。
18.强化基本民生保障。越是遇到困难,越要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,将民生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。加大民生领域财政资金投入力度,增量资金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。统筹做好社会救助、社会福利、优抚安置和残疾人福利保障等工作,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,兜牢困难群众民生底线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加强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,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、帮扶村和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就业帮扶行动,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。强化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供给,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加大老旧小区改造、电梯加装力度。“一城一策”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多途径解决新市民、低收入困难群体等住房问题。
四、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
19.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。立足于防大汛、抗大险、救大灾,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加强部门协同、区域联动和会商研判,强化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紧密衔接,做好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准备,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和地灾防治工作。持续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,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、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。抓好地震活跃区域的监测预警和应急演练,加强区域应急救援基地建设,提高防震减灾救灾能力。科学有序推进芦山地震、马尔康地震灾后恢复重建。
20.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,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、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“回头看”,聚焦能源、矿山、交通、建筑施工、消防、工贸、水电站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,全面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。针对学校、医院、商场、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,加强专项排查和安全整治。
21.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。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,完善隐性债务化解绩效与新增债务限额挂钩机制,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。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切实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,加大转移支付力度,兜牢兜实保基本民生、保工资、保运转支出底线,确保县级财政平稳运行。强化金融风险监测、排查和预警,落实主体、监管、属地责任,依法稳妥化解重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,“一楼一策”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。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,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。
22.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统筹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、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,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。紧盯危险废物、尾矿库等高风险领域,开展环境风险企业隐患排查整治。落实河湖长制,加强嘉陵江、沱江、涪江、赤水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,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。强化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,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,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。
23.深入推进平安四川建设。以做好党的二十大安全稳定工作为主线,统筹推进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各项工作。持续深化涉藏反分裂斗争,严密防范各类渗透破坏活动,捍卫国家政治安全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守住管好意识形态阵地。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,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,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“百日行动”,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、拐卖妇女儿童、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,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,突出抓好重点领域信访问题排查化解,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。
五、强力推动各项部署终端见效
24.压紧压实领导责任。各级党委(党组)要加强组织领导,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,推动各方面把精力集中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上来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增强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带头抓好疫情防控、企业帮扶、项目建设、投资促进、民生保障、安全稳定等工作。对事关全年目标任务的重点工作要强化过程管理,逐项明确责任主体、时间进度和标准要求。对政策落实不力、工作进度滞后、目标完成较差的地方,实行党政“一把手”双约谈制度。
25.加大政策落实力度。加强对国务院33条稳经济措施和我省30条稳增长措施等一揽子政策的宣传解读,持续开展送政策入园区进企业行动,优化政策申办流程,确保政策应知尽知、直达快享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,提高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,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,让市场主体少跑路、多受益。加强政策落实督查和评估问效,及时调整收缩性政策、清理低效无效政策,适时推出增量政策。
26.加强经济运行调度。坚持周监测、月调度、季盘点,用好“红黑榜”通报机制。分区分业加强分析研判,密切关注经济增速、调查失业率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、财政收入等关键指标走势,针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加强预警、积极应对。加强统计监测监督,提高统计数据质量。加强煤电油气运统筹调度,稳定供给价格,抓好迎峰度夏电力电煤安全保供,确保不出现拉闸限电。强化舆论宣传引导,积极稳定社会预期,增强市场主体信心。
27.切实转变工作作风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,扎实推进党的各项建设,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,越是形势严峻复杂,越要贯彻新发展理念,保持高质量发展定力不动摇,坚决防止走粗放式发展老路,坚决防止简单化、乱作为。鲜明选人用人导向,强化实绩考核,注重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培养、检验和选拔干部。全面推广一线工作法,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,抓两头、带中间,下深水推动政策落实、项目落地、工作落细。落实关心激励机制,健全容错纠错机制,多为基层担当担责、排忧解难,多为基层创造性开展工作提供条件、留出空间,最大程度激发广大干部“拼”的精神、“闯”的劲头、“创”的勇气。深入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,减少需下级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,减少与稳增长无关的文件、会议、督查、检查及活动,为基层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创造条件。